向国际巨头“亮剑”——重庆中冶赛迪的决胜之道

  今年1月,满载成套设备的“阿帕奇少女”号船从上海港出发,驶向巴西。看着缓缓驶出的轮船,岸上的人群一片沸腾,因为这标志着中国大型冶金成套设备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作为技术输出方,重庆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的钢铁史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独有偶。前不久,中冶赛迪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代表,在历时一年多的国际竞争中,同4家韩国企业、1家日本企业近身肉搏,经过数十次的谈判和接触,终于获得承建韩国现代企业集团一项重要工程的中标通知书。
 
  接二连三地向国际巨头“亮剑”,令中冶赛迪名声大振,其决胜之道,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从“画图纸”到“交钥匙”
 
  中冶赛迪的前身是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2001年之前,中冶赛迪还主要是一个同图纸打交道的设计单位。
 
  高级工程师陈映明告诉笔者:“那个时候,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是分开的,我们主要出设计图纸,把图纸交给工程公司就算完成任务了。”
 
  单一的工作方式,为中冶赛迪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一项大的工程,往往同时有几个单位参与建设,由于当时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涉及到工程的所有资料几乎完全被建设单位共享——制造厂家拿走图纸,他们在生产和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后不断改进,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先进,而设计单位的水平,却在不断地后退。
 
  “更引人深思的是,当年与我们共享成果的单位,有许多都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陈映明说,“我们费尽心思研究的结果,就是为自己培养了更多的对手。”为什么别人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我们却相反?别人能做的,为什么我们不敢去尝试?2001年,中冶赛迪迈出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一步。
 
  在设计江西新余钢铁厂时,中冶赛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你提设想和要求,我不光设计,还负责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建成后直接向你交钥匙。”
 
  新余钢铁厂当时非常吃惊:一个设计单位也能施工?在中冶赛迪诚恳的请求下,新余钢铁厂决定让他们试试。
 
  接到工程后,中冶赛迪立即组织整套项目管理人员,对以前的工作方式进行彻底改变。以前搞设计,发图的先后顺序主要由着自己,现在则要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发图。小小的一变,使总工期缩短了20%。以前设计的工艺、设备,主要从技术指标考虑,现在必须考虑实用性,以控制投资,提高回报率,这样一来,工程建设费用比不搞总承包节省了25%。
 
  整个工程完工之后,新余钢铁厂相当满意,业界广泛称赞这是我国冶金行业第一个由国内设计院总承包的完整大型炼钢厂。
 
  中冶赛迪首创的这种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全国一炮打响。

  从“拜师学艺”到“独树一帜”
 
  炼钢离不开铁水。在我国,90%以上的炼钢生铁,都是由高炉冶炼矿石得来的,高炉冶炼矿石号称国内炼钢的门户产业。
 
  高炉因此成为国内钢铁厂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了掌握制造高炉的技术,中冶赛迪不得不“拜师学艺”,从建国初期师从苏联专家,到1980年代通过宝钢引进消化日本技术;从大型高炉设备材料全面引进,到只进口关键设备及材料……中冶赛迪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引进、消化、移植、创新之路。
 
  经过潜心学习,中冶赛迪已掌握成熟的高炉设备工艺,但大型高炉炉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却一直是块心病。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炉顶设备,都是由国外一家大公司垄断的。由于我国对高炉的需求量大,源源不断的炉顶设备需求,导致国外这家公司要求国内的工程公司与其签署保密协议,限制国内生产和供应炉顶设备。
 
  技术上的垄断,带来了竞争地位的失衡。近年来,国外这家公司渐渐涉足工程承包,垄断性的设备供应,成为它屡屡打压中冶赛迪的有力武器。在印度竞标时,该公司竟直接对工程发包方放风,不许中冶赛迪介入,否则他们将拒绝提供炉顶设备。即使是中冶赛迪在国内接手的工程,该公司也屡屡借机提价。
 
  这种不平等的竞争,反而激发了中冶赛迪不服输的斗志。他们集中技术力量进行攻关,经过几年的研究,中冶赛迪终于掌握制造高炉炉顶设备的技术。高级工程师陈映明自豪地给笔者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我们再不用依赖这家公司了,就算是4000立方米容积的大高炉,我们也可以完全自主完成!”
 
  手有金钢钻,敢揽瓷器活。中冶赛迪采用自主创新的强化冷却系统、高风温热风炉、新型出铁场结构等技术,为宝钢成功设计完成了至今国内已投产的最大容积、国内自主技术集成的4号高炉。该高炉设计炉龄18-20年,投产后的宝钢4号高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中冶赛迪在炼铁技术上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

  从“照单全收”到“点菜引进”
 
  2003年3月18日,35岁的清华大学工学硕士肖学文出任中冶赛迪总经理、董事。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肖学文上任后有针对性地烧了三把“火”。
 
  第一是改制。将原来的科研院所改制为国有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并成功邀得攀钢集团公司和从不参股的宝钢参股。
 
  第二是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十五”期间,中冶赛迪投入自主创新的科研经费达1.64亿元,建起了一支近千人的研发队伍,并加强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生产厂的合作。
 
  第三是走国际化之路。为吸取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中冶赛迪走出国门,先后与奥钢联、斯坦因、ABB等知名公司建立起合作模式,并建有“中冶赛迪—罗克韦尔系统工程中心”和“中冶赛迪—西门子系统工程中心”,掌握了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及发展动态。
 
  鉴于中冶赛迪的实力和名气,2004年6月8日,新疆八钢与中冶赛迪签订了一份热轧工程合同。热轧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此前,热轧工程中的关键设备——轧机,都是全盘从国外引进的。而这一次,中冶赛迪决定打破这个惯例。肖学文带着技术人员进行一番勘察后,心里有了底,在一次动员大会上,肖学文大声地说:“这一次,我们中国人要唱主角,让老外唱配角。”
 
  在建设中,中冶赛迪承担了绝大部分设备的设计安装任务,仅像“点菜”一样引进少量外商,作为分包商开展工作。这样的联合方式,使设计、制造、建设、调试都处于主动状态,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工期大幅缩短,投资节省了三分之一,而轧机水平完全达到由外商负责的先进水平。
 
  2006年7月12日,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在剪彩仪式上,八钢公司董事长赵峡自豪地说:“八钢热轧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套热轧宽带生产线。中国人唱主角,用最少的投资,在最短的工期里,建成了一条最好的热轧生产线!”
 
  这种以国内工程公司技术总负责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集成的全国产化的建设模式,被整个冶金界誉为“八钢模式”。
 
  “我们一直同代表着世界顶级水平的同行打交道!”面对屡屡胜出行业巨头的态势,肖学文点出了决胜之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迎头赶上!只有面向国际化,才能跟行业巨头同台竞争!只有敢于向国际巨头‘亮剑’,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
 
(中共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杂志2007年第9期第38-39页)